地板營銷切勿過度促銷 缺乏核心競爭力
關鍵字:地板營銷 地板企業 來源:互聯網 時間:2013/10/30
導語:地板企業營銷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,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,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,一些復合地板廠商不惜以“出血”的代價來引誘消費者上鉤。
地板企業營銷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,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,為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,一些復合地板廠商不惜以“出血”的代價來引誘消費者上鉤。行業不規范是一方面,但想用“投機”的辦法來經營企業,必將走向滅亡。產品價格不能維持下去,是因為沒有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,當然消費也就不能持續下去。“一分錢一分貨”,這只是說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。要做到“一份貨十分錢”就必須賦予“貨”于更具價值的東西。有些企業的營銷是在不敢讓人恭維。
魚與熊掌大小通吃
盡管市場容量不斷擴大,但企業發現讓消費者掏錢包卻越來越困難。究其根源在于,地板企業不能適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的變化,不注重市場細分,而將有限的產品投向無限的大眾市場。
大小通吃,往往導致富含利潤和效益的市場強化不了,低附加值的市場也控制不了。所謂“魚和熊掌不能兼得”在這種情況下,部分外地入滬企業為了將產品打入市場,甚至想出了“聰明”的辦法,多品牌生產。即幾個品牌系同一廠生產,卻取了不同的姓氏,公司名稱或商標,投放市場后最終引發渠道沖突、價格沖突經銷商苦不堪言。
過度促銷缺乏核心競爭力
曾有一知名大型建材商場,過完“地板節”過“地板周”再過“地板盛會”等,初見市場內車水馬龍,一片片欣欣向榮。但在消費者對其麻痹而致觀望后,該商場就黔驢技窮,門可羅雀。
在區域市場上,各地板品牌亦在促銷手段上花樣百出,炒作概念、血拼價格,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不可自拔。如果不確定企業持續的競爭力與發展力,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,只會生存得更加艱難或者衰退得更加迅速。
過度促銷是產品同質化的結果,要解決的問題自然就是產品的創新。為防止競爭對手模仿,就要改變新產品研發模式的技術,并在產品誕生前形成市場壁壘,加強產品的市場號召力。
重企業形象忽略產品形象
這種形象在大中型復合地板企業中較為集中。在消費者的印象中,最多只聽說其廣告或某某公司實力雄厚,信譽良好,但對其產品卻知之甚少。企業形象固然重要,但市場份額的爭奪卻主要依賴于產品形象亦即產品品牌的建設,而不僅僅是企業品牌的突出。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而不是一家企業的名字。
人力資源管理只重結果不注重過程
復合地板行業的營銷人員多半無職業安全感。許多企業在評定人才時,重業績而輕創造業績的過程。采取單純的工資模式,不關注員工職業發展。能進行正式培訓的企業很少,很多培訓工作也只是走過場、背背書而已。企業不僅要為提升公司的業績而培訓,更應該為員工的職業發展進行系統的戰略培訓,以增強員工對變革的適應性。要做到這些,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用人觀念,即要為自己的員工創造價值,而不僅僅是從他們身上獲取價值。